星巴克中国卖掉了 星巴克现在是中国的吗?
最近咖啡圈出了个大新闻!传了一年的星巴克中国出售消息,终于尘埃落定,中资博裕资本拿下60%股权,这波操作真是让人没想到。此前就总听说星巴克要找中国合作伙伴,从去年11月回应传闻,到今年5月启动出售,再到7月多家机构竞购,整整折腾了一年,现在总算有了结果。
因此星巴克中国现在并不是全部属于中国的,并非完全国有或本土企业,目前有60%股权属于中资。

11月4日,星巴克官方宣布,将其中国业务60%的股权售予博裕资本。此次交易基于约40亿美元(284.84亿人民币)的企业价值。星巴克预估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(925.73亿人民币),该估值包括了博裕的出资、星巴克保留的股权价值以及未来长期的品牌授权收益。
这次交易有几个交易点值得关注。
首先是交易结构,星巴克并非完全退出,而是与博裕资本成立一家合资企业。根据协议,星巴克保留40%股权,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,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。
其次是,运营与扩张:合资公司的总部仍设在上海,继续管理中国内地超8000家星巴克门店。双方设定了雄心勃勃的扩张目标:未来门店数量将逐步增长至20,000家。
在此次官宣公开信中,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(Brian Niccol)表示:“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,将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、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。我们将和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,打造卓越的伙伴(员工)体验与世界一流的顾客服务,携手谱写星巴克在中国发展的全新篇章。”
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总部还在上海,要管着内地现有的8000多家门店。更狠的是,双方目标是把门店数涨到20000家,这扩张野心可不是一般大。
星巴克CEO倪睿安说,找博裕是想借他们的本地经验,加速往中小城市和新兴区域拓展,还想把员工和顾客体验做得更好。博裕的黄宇铮也挺看好星巴克,说这26年星巴克在中国攒下了好口碑,接下来要结合全球优势和本地洞察,搞点更创新的本土化体验。
其实星巴克这么做,也是因为中国咖啡市场变天了。瑞幸、库迪这些本土品牌起来得太快,价格便宜还会玩营销,星巴克压力肯定不小。
之前星巴克总给人高端的感觉,现在要往下沉市场走,还得跟本土品牌抢顾客,难度不小。不过有中资帮忙,说不定能更懂中国人的口味和消费习惯。
但对消费者来说,这可能是好事。竞争激烈了,品牌会更注重品质和服务,说不定还会出更多本土化的饮品,价格也可能更实惠。